close

大家好,我是alek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好書是於2017年出版的《刻意練習》

接續上一次【幕迷書摘】 自我成長系列#1《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改變,從認識心態開始!

我們將從心態的角度出發,探討該如何用「練習」(努力)達到頂尖的方法。

1.jpg

 

▎超凡能力只是天賦?

無論是在運動競賽、音樂演奏、科學、醫界、商界,

幾乎每個領域都會有那麼幾位佼佼者,以出色的能力和精彩的表現讓人驚嘆,

我們往往會由與生俱來的角度斷定這些人天生就有著他人沒有的才能。

但真的是如此嗎? 所謂的「天才」難道就真的只是仰賴「天賦」嗎?

2.jpg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安德斯‧艾瑞克森教授,

透過研究各方面世界專家長達30多年,發現了這些具備超凡能力的頂尖者不只是天賦,而是經由不斷練習而鍛鍊出的才能。

5.jpg

不論是音樂神童莫札特、被譽為NBA最偉大三分射手的雷.艾倫、

還是一次跟26位頂尖棋手下盲棋的西洋棋特級大師亞歷山大.亞列亨,

他們都曾經歷過大量且專注的訓練,最終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練習也要有目標

想要學習一個新技能或在某個領域精進,練習絕對是必經之路

但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光只有練習,實在讓人難以想像就能如這些頂尖者有這麼出色的表現,

 

這點安德斯教授直白的指出,會發生這樣的迷思,

在於大多數人在學習一個新技能時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導致容易在一個階段就陷入難以進步的困境。

3.jpg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今天有一個朋友邀請你加入他們的網球俱樂部,

你興奮地買好了整套裝備,並開始勤奮的練習,從一開始基礎的揮拍到學會反手抽球、

到對牆壁及球練習到可以直接在球場上與球友廝殺,漸漸的,接球與回擊對你來說已不是難事。

但很快便會發現,無論練習的多麼頻繁,就是有些難以克服的弱點。

每次想要回擊近身的旋球時總會漏接,這個缺點你心知肚明,

但卻無從改善,甚至連檢討該怎麼改進都很困難。

 

其實,不只是學習一項運動,生活中處處都是如此,

隨著成長的過程,一路上我們會接觸許多技能,學習並練習它們,但到了某一階段,

只要技能達到了能滿足一定需求的程度(可以開車上路、可以回擊對手的球),往往就難以再往前精進。

6.jpg

安德斯教授將這種現象稱為只讓人「學會」的練習法,

但想要成為專家,你需要的不只是學會技能,而是要有目標的練習。

 

▍目標練習法

(一)講求專注

練習最需要的就是專注,若沒有一定程度的專注,做再多次都不會有技能上的累積,只是重複相同的動作而已。

(二)意見回饋

經歷大量練習的過程後,門檻很快就會出現在你面前。

這時想要再突破,最重要的不是增加練習的量,

而是根據現狀做適度的意見回饋 (這個阻礙是怎造成的、是否有另外的方法可以改進)

(三)跨出舒適圈

這是目標練習法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部,

就算有了專注且大量的練習和意見回饋,但最後能否持續進步,

就在於是否能跨出本來已習慣的練習方式,採取不熟悉但對進步有效的練習方式。

 

▍大量練習的迷思

在2008年,有項根據安德斯教授研究成果的理論被麥爾坎.葛拉威爾引用到自己的著作《異數》之中,

7.jpg

這個理論出乎意料的快速發酵,成為現今幾乎每個人在探討如何成為頂尖人士時都會引述的理論,

那就是「一萬小時法則」(無論那一種專業,想要成功的最大前提都必須要經過一萬小時的練習)

這個理論改變了所有人對於專業領域的想像,一萬小時的練習變成了成功者的最基本門檻。

 

令人驚訝的是,安德斯教授卻在本書否定了這種說法,

他引用了自己曾在卡內基美隆大學進行的一項實驗來作為反例,

在一篇1929《美國心理學期刊》上的一篇不起眼的文章,激起了安德斯教授的高度興趣,

內容描述兩名大學生在接受了4個月的訓練後,其中一名學生從9位數進步到了13位數,另一名從11位數進步到了15位數。

 

根據這項報導,他決定招募一名學生來進行訓練,

測驗一般人是否能在適當的訓練後突破一般人對於數字記憶的限制,

這名招募者叫史提夫.法隆,在歷經兩百多回(每回一小時)的訓練後,最終他成功記住了長達82位數的數字!

試著想像一下,有人以每秒一個字的速度在你耳邊念出毫無規律的數字排列,而你必須絲毫不差的將其復誦,是件多麼困難的事?

82個數字,完全無誤的複誦,多麼驚人的成就?

 

但若從一萬小時的理論來看,史提夫的練習時間甚至不及其門檻的五分之一,卻成為了該領域的頂尖人物(至少在當時是如此)

安德斯教授指出每一項練習都會面臨需跨越的障礙,但光是「增加練習的量」≠「持續進步」

“想要突破阻礙,最好的方式就是轉換練習方法”

史提夫就曾在22位數碰到阻礙,最後以分組的方式突破障礙,

但這個方法又在之後遇到阻礙,史提夫又用了不同的分組法跨越阻礙。

 

一萬小時法則無疑為世人的開啟了一扇前往頂尖者的道路,

卻也侷限了人們的思考,造成「經驗多寡=能力高低」的迷思。

事實上,根據安德斯教授的研究,跟我們想像的相反,

待在醫院較久的醫生其開刀的技術並不會比剛進醫院的醫生還好,

反而還可能因為脫離學校訓練太久而使技術退步。

 

“時間多寡並不是絕對,進步與否在於是否用有效方式進行訓練”

 

厲害的外科醫生之所以能不斷精進,在於他們將經驗轉化為自身能力的回饋,

將其中的正確或錯誤檢討後在應用到下一次的診療上,將模糊的經歷轉化為可量化的改變。

 

▍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安德斯教授於1990年提出的學習方法,

也是目標練習法的一種,但卻比目標練習法更為精確,它有幾項特性。

 

  • 已有他人知道該怎麼做,也已建立成效頗佳的練習方法(古典音樂、西洋棋)
  • 刻意練習只在踏出舒適圈後才有效,需要不斷突破現狀
  • 必須有明確目標,往往涉及想要達到或改進的某個表面面向(想成為世界冠軍)                 
  • 必須有意識、且全神貫注的行動(史提夫花在數字記憶上的專注能力)
  • 包含回饋與調整努力方向 (遭遇阻礙問題可能不在於練習的量,而是方法不再適用)

 

安德斯教授指出,最能有效的體現刻意練習法的領域,大多都是已發展一定成熟度的領域,

這些領域通常都會有那麼幾位著名的頂尖專家 (莫札特、雷.艾倫),

對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第一步,並不是趕快投入練習,

而是去觀察這些人物是怎麼如此成功的方法,接著發展出自己可以做到那些事的訓練技巧。

 

▍發展屬於自己的心智表徵

看到這,或許你會這麼想

「恩...目標練習法與刻意練習聽起來確實蠻有道理的,不過那感覺只能發展一些特定技能,好像不能通用在所有領域。」

是的,就像是莫札特童年時的音樂訓練,並不能讓他同時學會成為西洋棋高手

刻意練習只能同時應用在一個專業領域,投入大量時間練習、回饋和隨著階段改變方式才可能成為頂尖高手。

 

這也代表了,不論你是哪個領域的佼佼者,到了一個新的領域也都要重新開始,

想成為頂尖專家,從來沒有捷徑。但同時這也向我們證明了,任何人只要用對了方法都可以持續進步!

 

刻意練習的目標,其實是為了建立一個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運用的能力,

安德斯教授將其稱為「心智表徵」心智表徵是什麼?

 

它是一種心智結構,對應某物體、概念、或是出現在腦中的具體或抽象事物,

更簡單一點的形容,就像是想到「蒙娜麗莎」這幅畫時,你的心中立刻閃過了對那幅畫的影像,

奇妙的是,你並沒有用眼睛千眼看到那幅畫,但卻彷彿「看到」了它,這就是你對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畫的心智表徵。

8.jpg

再簡單的描述,就是經過練習或經驗後再你記憶中所留下的印象。

所以心智表徵因人而異,有人可以很詳細的描述畫的樣貌、甚至是筆觸,但大多數的人們只能描繪出了大致輪廓(大多都不盡相同)。

 

這就是刻意練習想要達到的目標,透過大量練習和回饋建立與眾不同的心智表徵,

就像是與26位頂尖棋士同時下盲棋的亞歷山大.亞列亨

一開始他並沒有特意練習盲棋這種技能,但卻出於興趣和礙於沒有棋盤時打發時間,讓他開始訓練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他並運用自己過去在西洋棋領域鑽研的技能不斷精進,

終於讓他成為了第一位與這麼多頂尖棋士下盲棋的棋士,並在1927年實現世界冠軍的目標。

4.jpg

心智表徵雖然集中在某一領域,但不可置否的是,其中蘊含的道理涵蓋了各種領域,

想要建立與眾不同且強大的心智表徵並不在於練習的多寡,而在於「花多少功夫分析如何精進這項技能」

大量練習發覺錯誤改善心智表徵大量練習

只要願意刻意練習,你也可以成就不凡!

 

▍從心態到刻意練習

在看這本書時,無不讓我聯想到之前曾介紹過的【Book X Learn】 自我成長系列#1《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改變,從認識心態開始!

《心態致勝》無疑是本很棒的啟蒙書籍,杜維克博士在書中精闢的觀點,

無不提醒我們別被現狀侷限住了自己看事物的角度,

並以嶄新的觀點論述了老師與學生、領導者與員工、家長與孩子間該如何以成長心態相處的方式。

可惜的是,心態致勝中的觀點多在探討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的差異和最終導致的結果,

並沒有深入討論如何利用成長心態精進自身專業技能。

 

相對來說,《刻意練習》中所描述的目標導向練習法直接切入重點,

告訴所有讀者這些人人稱羨的專家們背後的努力秘辛,並剖析了專家與普通人在對於技能上投注的專注力與深入反饋能力的差別。

但同樣的,刻意練習聚焦在剖析如何成為專家的方法,卻缺乏讓大眾對開拓自身能力的啟發。

 

這也是為什麼要將成長心態選在#1的原因,對大多數的我們而言,

要一下子相信自己能與這些專家具備一樣的能力,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勇氣與正確的心態,

成長心態正好補足了我們在面臨刻意練習法困境時所需具備的勇氣與轉換事物的眼界。

建議大家可以互相套用這兩本書中的方式,在遭遇困境時妥善運用,相信絕對會對你在自我成長之路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同樣的,以上的介紹都是我個人在閱讀該書籍後幫大家做出的大致重點整理,

如果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或實踐其中的方法,alekc還是建議大家一定要去找書來好好看看喔!

下期我將會介紹【幕迷書摘】 自我成長系列#3《深度工作力》跨越淺薄,創造精彩人生!

9.jpg

這也是一本十分值得一看得好書,不僅打破了現金資訊化時代人們對於「效率=成效」的謬思,

更深入的探討了該如何讓自己深入工作情境,打造出事半功倍的成功方法。

 

那今天的Book X Learn就到此告個段落啦!

有任何對於本書的想法或是有想要我介紹的書都歡迎在底下留言與我交流,

 

我是alekghost 我們下次再見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kghost 臥淵 的頭像
    alekghost 臥淵

    電影學電影 MOVIE X LEARN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