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時,在因緣際會之下,我認識了一個來自瑞士的朋友。乍看之下她只是一位獨自來台灣旅行的背包客,這在台北並不少見。
令人驚訝的是,在與她的談話的過程中,意外的發現她是一位素食主義者,但並不是家庭因素造成,而是後天的影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得知了她改變的原因,她說是為了保護環境。當時的我聽到後並沒有過多的感觸或想法,直到看過了《畜牧業的陰謀》這支紀錄片。
或許當初的這短短幾句談話,才是促使我踏上這條道路的真正原由吧。但回顧當初,不禁會感到些許的疑惑,為何當時在聽到她這麼說時,卻沒有想要深入了解改變她的原因或是背後的想法呢?而只是覺得她做了一件很好但我無法做到的事。這個疑惑,直到現在依然存在。
會做這一系列文章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然就是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且開始正視這些我們早就耳熟能詳但卻一直忽略的議題。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希望看到這些文章的人,也可以跟我一樣為自己所生存的這顆星球付出些許微薄之力。
所以自然而然的,我也與身邊的許多人分享了這些想法及影片,但每當談論到這些敏感的問題時,幾乎所有人都會語塞,似乎這些令我恨不得立刻行動的真相,對他們來說仍是遙不可及的“好事”。
雖然感到困惑,但我並不是不能夠理解這樣的感受,因為自己也曾是這樣。而由我個人而言,會如此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一種自卑的心理——「就算我做了又能改變的了什麼?」,我相信在座的許多人也都是如此。但在談論這個想法前,我想先跟各位分享兩個故事,一個是在讀國小時,國語課本上所讀到的一則故事,到現在仍記憶猶新。一個是最近才看到的寓言故事,也十分的印想深刻。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七月,我參加了一個由網路上發起的萬人淨灘活動,帶著既期待又害怕見到真相後的心情,來到了位於西半部最北端的基隆。但現實,卻比想像中的更嚴重。
嗅入鼻中的,不再是那熟悉的舒暢,而是難以忍受的腥臭;映入眼簾的,不是記憶中的那片蔚藍,而是飄散著各種垃圾、不堪入目的景象。放眼望去,儼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距離不到一百公尺,約二分鐘就可抵達的沙灘,百人擠在那看似無憂無慮的世外桃源,在一波波浪潮做擁下狂歡。深不知,這愜意的畫面,在我們眼中卻只剩下無盡的憂慮及恐懼。
相信在看完前兩篇別再漠視這顆星球!《第一章》:全球暖化的真相、別再漠視這顆星球!《第二章》被隱藏的真相:石化與畜牧業的陰謀之後,對於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及其對環境和生物的危害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那麼除了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人們是不是也開始做出一些改變了呢?這就要先從大方向來說起了。
【國際環境公約】
此處會以聯合國簽訂之公約為主,另外的環境公約就不一一做介紹了,還請有興趣的朋友自行去查閱囉!
《蒙特婁議定書》
全名為「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是於1987年9月16日聯合國邀請所屬26個會員國於加拿大蒙特婁簽屬之環境條約。主要內容是為了避免工業產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造成惡化及損害,也承續了1985年《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的大原則。並先後經歷六次修正案,最近一次於2007年的修正案更將氫氯氟烴的淘汰年限提前了10年。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各位朋友在看完上一章別再漠視這顆星球!《第一章》:全球暖化的真相後,對於現今全球環境現狀以及全球暖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三天前,也就是11/07,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全世界都在關注著這可稱得上是美國史上最難看一次選戰的同時。另一篇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網站上的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標題為Water scarcity Liquidity crisis(水資源短缺流動性危機),整篇文章長達7頁。
裡面清楚的描述全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旱災及水資源缺乏,其原因直指向畜牧業以及能源產業過度用水,並公佈了預估2040年全世界水資源壓力指標圖。(水壓力:一種水資源指標,壓力指數越高,表示該地區水資源越匱乏)
(圖片來源:http://www.economist.com/news/briefing/21709530-water-becomes-ever-more-scant-world-needs-conserve-it-use-it-more-efficiently-and)
由圖中可見中東、中國、美國、澳洲及亞洲區域都屬於水壓力極高的地區,偏偏這些區域卻是人口最多的地區。到時,別說農業及工業,可能就連民生用水都將無法負擔。
但問題真的只有這樣而已嗎?這次我們將根據《畜牧業的陰謀》及《洪水來臨前》這兩部紀錄片更深入一點探討,除了全球暖化,石化工業及畜牧業究竟還造成了哪些問題?
【水資源的困乏】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在今年約八、九月份,我與家人回到台南鄉下的祖母家。閉上眼睛,那金黃色的稻穀在風中搖曳的畫面仍歷歷在目。在漫遊中,我無意的碰見了一群來遊玩的旅客,當時與一位年約五、六歲小女孩的談話,促使了我寫下了這一系列文章。
「妳感覺這裡和台北有什麼不同嗎?」我問道
「恩…」她想了一下,童言童語的回道「這裡很多樹,風還涼涼的,很舒服。」
聽到她臉上的笑容及開心的語氣,我也微笑地向她分享了自己小時候曾在這附近跟著表姊們抓蝌蚪的故事。
但接下來的對話,卻讓我嚇了一大跳
「蝌蚪是什麼?」她好奇的問
起初我有些驚訝「呃…蝌蚪就是小時候的青蛙啊!」我回答
「喔……那青蛙呢?」
「妳不知道青蛙是什麼?」因為過於驚訝,我不禁反射性的問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