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續上一篇《為何教育需要改變?》(二):學校教育的迷思在開始這篇文章前我想先問在座的各位朋友有沒有看過一部名叫《學習的理由》的紀錄片預告?

     其中看到一位學生被導演問到「學習的理由是什麼?時那種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的神情,讓同樣身為學生的我感到十分的震驚和認同。

 

    短短的四分鐘宣傳片中,似乎已道盡了現代學生的無奈以及徬徨「當然,我對這方面沒興趣,但還是可以從裡面,終究可以得到一些成就感。但就是說,你考完試之後有了成就感,然後不曉得考完試後能幹嘛。」一位同學傾心說出的這段話,卻讓人感到心寒和不捨。有多少年輕人與他一樣,在學校及傳統觀念的壓迫下,迷思了自我?

 

    相信看過前兩篇文章的朋友應該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認為我非常不贊同追求成績這件事。但在這裡我必須要對此澄清,追求成績並不是壞事,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絕對是促進學習的一大動力。

但為何追求成績?

似乎沒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

 

     簡單來說,我將其動機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單純取向成績的高低」,另一種則是「對學習知識的愉悅」

 

    兩者有什麼差別?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後者,那麼今天一場考試結果,不管是100分還是不及格,都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成就感。

  『考一百分表示自己學到的知識在考試中獲得實踐,自己這段時間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並沒有浪費,自然會高興;考不及格對你來說也不是壞事,因為那可能代表自己的努力還不夠,或是學習方向與考試不同,雖然會失望,但也僅僅如此。還是會繼續學習』

 

如果只是單純追求成績高低呢?那結果可能完全相反

    『今天考100分,會很高興,因為在分數上高過了其他同學,表面上來看就是比較優秀的證明;但要是不及格,便會十分低落、生氣、甚至怨天尤人起來。

    為什麼我這樣寫就沒有分數? 憑什麼他的分數比我高? 明明我都花這麼多時間寫習題了怎麼還是這種分數? 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分數上的打擊讓你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

卻沒發現,這只是人生中一次小小的考試,並不代表整個人生或是你個人的價值。

 

   當然上述舉的這兩個例子,僅是以我觀察到的個例所歸納出的一種結論,並不適用於每個人,所以也請別把這些觀念套用在他人身上。

 

    但看看身邊的人就不難發現,總是有一種人在發考卷後就急著找每個人問:「你考幾分?。分數比別人高,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就油然而生;分數比別人低,便像吃了悶虧,再去找下一個人。

   時間一久,一種風氣無形間的行成,成績成了學生彼此判斷優劣的最佳也是唯一的依據。

 

    隨著年紀增長,這種風氣也逐漸轉型,從成績變成了學校,國立還是私立;從學校變成了工作,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從工作變成薪水,賺的多還是賺的少。

    於是整個社會注重的都是成績的高低,而不在乎方法。 誰說他考一百分就是好學生,要是他是作弊得來的呢? 誰說他賺大錢就是成功的人,要是他是靠違法勾當得到的呢?

諷刺的是,這個社會卻依然為他們送上掌聲。

     

        我的表弟,正值十七歲的他,面臨學測的巨大壓力。從小成績不好的他,在大家的眼中是最典型的不優秀範例。但他卻做了一件十分偉大的事。

 

    自幼喜愛昆蟲的他,養過許多不同類型的甲蟲。在最近他將一對獨角仙由蛹養到了成蟲,讓他們交配後產下了卵。又將這些卵孵化,從幼蟲一路養到了成蟲,而這一切都在一個小小的培養盒中完成。

 

    我對甲蟲不了解,所以很難說明這究竟有多困難。但對於我這個連養蠶寶寶都會死得一蹋糊塗的人來說,他所做的這件事簡直就是個奇蹟。但做了這件創舉的他,卻是他人眼中怎麼教都教不會的壞學生。

     他真的不好嗎?要是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不是以成績或薪水來定義個人的優劣,而是以養甲蟲的能力來判斷的,那他今天可能就是我們心目中的愛因斯坦了!

不是別追求成績,而是要知道自己為何追求

 

      當然,我相信在座有許多仍是學生的朋友會如此反駁「我們也不想這樣,但現實就是如此」是的,現實十分殘酷,社會就是這樣,所有的長輩都這麼告訴我們。

 

    他們說,你們還太年輕、不懂事;他們說,你們生在霓虹燈和互聯網中,太膚淺;他們說,你們要討好權威,才能避開危險;他們說,他們是好意,保護我們的安全……他們說的沒錯,你是不是願意聽從他們說的,止步不前?(擷取自Youtube  G.E.M.【一路逆風 AGAINST THE WIND】Official MV [HD] 鄧紫棋內文)

 

     別只是想從他人那尋求答案,真實人生沒有正確答案、沒有ABCD、更沒有對與錯,端看你怎麼去面對它。你的人生必須靠你自己去創造,除了你以外,沒有人可以為此負責。

 

    這個世界並不完美,所以才如此美麗。想想要是所有人都無憂無慮,每天都開開心心的過活,連工作都不需要,那時的快樂,是真正的快樂嗎? 你真的會快樂嗎?

    

    不伴隨痛苦的教訓,沒有任何意義。若無犧牲,就不會有收穫。但當有天回首時,看著過去所付出的那些淚水與汗水。終於戰勝這般的痛楚時,人就將獲得不屈服於任何事物的堅強之心!屆時,你才會發自內心的,感到真正的快樂。

 

    如果你還未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未曾投入一件事連吃飯睡覺都不顧的忘我,那就去尋找吧!

    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所需要的是什麼? 自己究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成就什麼樣的志業? 然後,放手去做,相信當有一天你回頭,看著過去的自己。不會再是迷茫與後悔,而是驕傲與滿足。

23.jpg


 

      前陣子,在天下雜誌中看到了一篇文章,內容大致描述大陸的一對老師夫妻為了要供唯一的兒子考上好大學,不惜將所有錢省下來全給了孩子。過度操勞的結果就是夫妻倆紛紛染上癌症,但為了不讓在遠地讀書的兒子掛心,選擇不就醫,甚至連最基本的治療都沒有。

 

    最終妻子還沒親眼目睹兒子的功成名就,就先回到了天父的懷抱。丈夫也因為要照顧妻子與兒子兩頭燒,病情急轉直下。兒子則在考取志願後得知父母的情況,悲痛欲絕,決心休學回家照顧父親。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是樁喜事。為什麼會搞得家破人亡?

那位兒子在採訪最後對採訪者說出了這麼一段讓人不捨與心寒的話 

    「父母都希望我考取好大學、畢業後能有好工作、將來好養家餬口,但有人有想過我的感受嗎?

    我不想要賺大錢、我不想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多麼光鮮亮麗,我只希望家庭圓滿,長大後能好好孝順爸媽就好,但這個願望如今卻再也無法實現,而我將要背負賠上我母親的罪過完這一生。」

16.jpg

      讀到這,不禁又讓人想到在妻子病危時,醫生對採訪者提出的問題

「發現的時候兩人都是初期,本來只要好好接受治療,要痊癒的完全沒問題的,但拖到現在卻連想救都救不了。

究竟孩子的未來跟爸媽的命哪個比較重要?

 

採訪者將這個問題交給妻子來回答,妻子這麼答道

「身為教師,我自然也很清楚,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有多麼荒唐。但現在大環境就是這樣,我們能給孩子的就這麼多了,難道還要等以後才來後悔嗎?

 

    或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這學業成績比什麼都還重要的世道,這也只是大環境下的個例,有多少家庭在體制下被犧牲,早已不得而知。

    別說大陸,光是台灣這類情況早就屢見不鮮,記得前陣子才有一名男同學不想讀建國中學選擇了其他學校,他的父親竟然就要與其斷絕關係,甚至鬧自殺!?

    記者訪問時,男同學才坦承自己是因為這間學校離家較近,可以有比較多時間回家陪父母,所以才做出這個決定。沒想到這樣的行為卻被父親解讀成是沒前途的不孝子。

 

    但誰說讀好學校就會比較有前途? 誰說一定要當醫生才能賺大錢? 有多少人賺大錢後卻拋棄了當初辛苦養育了他們的父母? 難道我們不該讚揚這位少年對父母的孝順之心,反而還要以固有的觀念來套用在他身上嗎?

 

    世界在改變,10年前網際網路還沒普及,現在卻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5年前Facebook還沒人聽過,現在卻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資訊流通平台。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社會中出人頭地,但卻沒教導他們要怎麼適應這瞬息萬變的社會。是不是該好好想想,或許並不是孩子們不受教,而是他們面臨的世界,早已與從前的不同。或許,無法跟上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

 

    「成功」絕不是一種固有的方式,別再只是認為做公務員或醫生才是好的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者。或許你會認為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他們好,照著我說的話去做就不會經歷那麼多的困難與痛苦,到頭來也不至於怨恨自己當初怎麼會沒有聽父母的話,悔不當初。但你們知道嗎?

    當只會一昧順從的他出了社會,見識到不再有固定答案的世界後,他可能會怨恨你當初怎麼沒讓他自己選擇要走的路。

 

    親愛的家長們,我知道你們這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在外面打拼,一切都是為了成就更好的下一代。但孩子終有長大的一天,如果我們只是希望他們照著自己的規劃走,等有一天你說不動的、記不住了。又有誰能來計劃他們的下一步呢?   

 

    放手不等於放棄,而是互相平等的信任。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天,讓他們自由的飛翔吧!別再用我們的影子遮改住他們的視野,唯有親身體驗豔陽的炙熱、親臨暴雨的洗滌、跨越無數的難關後,才能真正的成長。

15.jpg

屆時,不只是你會為他們感到驕傲;孩子的心中,也會為你們感到驕傲。


 

    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及,除了學生外其實我最同情的就是老師,現今社會,老師越來越無力。「老師無奈、學生無聊;等下課、等薪水、等退休」似乎已成了現今教育的常態。原本該是學生開心學習、老師用心教學的校園,何時變成的禁錮思想的牢籠?  

17.jpg

       許多家長將學生學業不好怪在老師身上,但真實情況或許不是老師不想教好書,而是沒辦法。有多少年輕教師當初還抱著對教學的無限熱情,自認為可以用對教學的愛來改變體制,最後卻不得不在趕進度、社會、家長多重壓力下妥協?

 

    這些老師自然了解學業不是唯一,但這些想法只會被他人視為「天真」,為了工作、為了薪水、為了養活自己的家庭。不得不先將夢想擱置一旁,直到最終妥協了、麻木了,連自己都沒意識到時就已成為當初最討厭的那種老師。

 

    但老師不只是職業,更是志業。老師的高度有多高,學生就有多高。「很多老師不是期待改變,而是在等待改變結束。」如果我們不身體力行,做出改變。又怎麼能說服孩子們接受改變命運的這條路?

 

 在去年12/16號,新竹光復中學舉辦變裝遊行活動,其中的一個班級穿著納粹軍裝、高舉納粹旗幟,引發極大的爭議。

20.jpg

      不僅網路一片撻伐,就連以色列、德國駐台單位都要求總統府對相關單位究責。教育部更第一時間對校方行政失職進行懲處,包括扣減私校獎補助款。學生無知、老師教導無方、學校督導不周……等說詞在那一兩天擠的各大社群網站水洩不通。

 

    在苛責學生及老師的同時,我們真的就知道歷史的真相嗎?

   二戰時期由希特勒帶領的納粹黨殺害了數百萬名的無辜者,其中以猶太人佔最多數。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悲劇,為了記取教訓,現在納粹二字幾乎被全世界認為是最嚴重的禁語。

21.jpg

      卻沒人聯想到台灣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也就是白色恐怖。由二二八事件所引起的長達三十八年的高壓統治,人民在那時幾乎完全沒有自由可言,不僅沒有人身自由,甚至只要一說錯了話,隔天就有可能會因此人間蒸發。

22.jpg

       我們至今仍在紀念著當初開啟戒嚴時期的蔣公,當這群受難家屬看到中正紀念堂、每到蔣公誕辰日,他們心中的痛又有誰能理解?又有多少學生了解過去的這段歷史?等到這群人都過世了,又有誰會把這些過往當真?

 

    凡事一體兩面,當時要是最後有一位同學站出來對大家說

「大家看,這就是過去歷史的悲歌,我們要記起過去的教訓,絕不能讓它再次發生。」那今天的結果將會完全不同。

   

    真正的問題並不是學生的無知或是不知變通,而是台灣教育重視理工醫法,考試最重要的是國英數。大學學測甚至還把公民、歷史、地理三科加總在一起,變成一科考。努力了三分結果只有一分的收穫,要學生如何激起對歷史的興趣?

 

    歷史並不只是告誡我們不能犯下與過去相同的錯誤,同時也是培養我們公民素養的重要管道。要是老師無法帶領學生將過去的錯誤,轉化為今日的警惕;無法換個角度進行思考,將負轉正。也難怪現在學生會不知該如何變通了。


 

    學生、家長、老師,這三種最直接接觸教育的人群,相互相依,互相連結。當然教育的問題不只是這些,但只要我們開始改變觀念,互相理解、包容、溝通、尊重,達成為了成就更好的未來之共識。

24.jpg

    當所有人都有共同認知時,怎麼可能無法改變? 怎麼可能無法進步? 該問的問題並不是政府有沒有努力改進,而是我們自己有沒有付出行動? 努力追尋自己的未來了嗎? 與孩子好好溝通了嗎? 帶領學生自主思考了嗎?

 

    這是塊受過不同文化渲染的大熔爐,也因為如此,我們堅毅、包容,看似柔弱卻堅忍不拔。得天獨厚的環境造就出了優秀而勇敢的我們。這是個世界越繁華、人性越匱乏的時代。雖然逆風,但我們不該放棄、不該因為現實而低頭。

握住彼此的手前進吧!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天佑台灣!

 

《為何教育需要改變》系列文章:《為何教育需要改變?》(一):回歸教育的本質《為何教育需要改變?》(二):學校教育的迷思

 

arrow
arrow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