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alek
接續上一次【深入解析+點評】《怪物來敲門》擁抱,才能真的說再見!(含三個故事分析與對鏡) ,今天就要根據這部電影中的劇情,和其中的三個故事來更進一步的討論。
(強烈建議沒看過電影或前一篇點評的朋友,先去觀看後再繼續向下閱讀,否則可能會有看不懂的狀況,感謝大家的配合)
Youtube頻道正式上線囉~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也請幫我們按讚、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吧
你的支持就是我們努力最好的動力喔!
《怪物來敲門》X《被討厭的勇氣》#1 |你有,不討厭自己的勇氣嗎?|目的論&決定論
《被討厭的勇氣》X《怪物來敲門》#2| 令人混淆的自卑情結!|自卑感的真相|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將要跳脫出電影的範疇,讓我們來試著以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剖析一下這部電影吧!
為了讓各位朋友方便理解,我們就先從何謂阿德勒心理學開始說起。阿德勒心理學是20世紀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提出之心理學理論,又稱「個體心理學」。
與強調性本能的佛洛伊德和注重潛意識的榮格不同,阿德勒所提出的心理學正如其名,是以個人為出發,將身體與心靈視為一體,並將人的行為歸咎於背後潛在的目的,而不是因為過去的經驗而造就現在的自我。
也因此與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決定論」形成幾乎對比的差異,這樣的重大差異性也造就出了其理論無可取代的獨特價值,也讓後人將他與佛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三巨頭」。
相較於佛洛伊德與榮格,阿德勒所提出的理論相對抽象,甚至可以說是種近乎理想的狀態,因此許多人知道佛洛伊德所提出,由過去經驗造就現在自我的「決定論」,也普遍接受了這個想法。但對於阿德勒所提出的「目的論」,卻鮮少有人真的能理解和實踐。
那麼該如何解釋個體心理學這一顛覆思維的理論呢? 我想可以從這部《怪物來敲門》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上一篇點評中提到《王子與新皇后》、《丹醫與牧師》、《隱形人》這三個由紫杉樹怪物告訴康納的故事,相信各位朋友都已經清楚瞭解其背後所代表的含意,和與電影劇情的結合。
但說實話在分析完後我仍覺得有所不足,就像是飯吃的半飽一樣有種說不出的違和感。經仔細思考後發現,雖然我們能知道這三個故事背後所蘊涵的人生哲理,也承認它們存在的合理性,但卻不懂該如何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電影中的主角康納相同,經歷過相同轉變的階段。在認知上,還是有著一段差距。
《決定論與目的論》
既然提到康納,就讓我們先從這個12歲的男孩開始說起吧!
正如電影最一開始所提到,康納的心智確實比同年齡者要成熟許多,但這樣的成熟卻不是源自自然的成長,而是在面臨母親生病和校園霸凌雙方面的壓力下所造就。
這也導致了他在思想上的許多不平衡,現實的無能為力也讓康納飽受折磨,無能為力之下只能選擇逃避,但越是逃避康納就越是深陷於矛盾的情緒中,這種情緒讓康納開始討厭自己,甚至想用逞罰的方式來取得一絲平衡。電影中康納多次詢問他人「你不懲罰我嗎?」結果換來都是「懲罰你又能怎麼樣」的回答。
這讓康納難以理解,因為對他而言,做錯事就應該要受罰,而自己卻沒有受到懲罰,這是矛盾的,等同於是在逃避問題。這點與康納在聽完紫杉樹怪物的第一個故事後所展現的反應相同,難以理解為何正直善良的王子會是殺人兇手,而原本應該是壞人的皇后最後卻是無辜的。
要理解康納這樣的思考其實不難,就打個比方,假設說今天一個像康納一樣,面臨母親死亡、校園霸凌的孩子,在長大後不幸有了精神上的疾病。我們會如何描述這樣的現象?
「因為小時候曾受過心靈創傷,所以導致了他精神上的問題」
過去的原因導致了現在的結果,這樣的推導在合理不過了。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康納做錯事就應該受罰?
表面上看起來邪惡的皇后真的是殺人兇手?
真相往往與我們預估的截然不同,並不是太過複雜,而是我們用錯誤的思考去理解問題。
康納認為「做錯事就應該要受罰」,但由其他人來看會認為「處罰了你並不能解決問題」,事實也是如此,康納母親的病並不會因此好轉,霸凌也不會消失。所以如果仍以「做錯事(原因)→受罰(結果)」的單向推導,最終只會讓自己陷入死胡同。
阿德勒發現,就算我們用「因為…所以…」的方式來理解問題,但最終仍不會獲得解答。就像一位醫生在治療精神病患者時,如果只是單純的以此類推,推測他是因為小時候所經歷的創傷而導致了現在的狀況。
然後呢? 難道這麼斷定後這位患者的病就會好了嗎?
這也就是「決定論」的謬思,因為過去發生的事而導致了現在的狀況,這樣的想法邏輯上來說確實是沒有問題,但事實上也只是將這件事進行了一個合理化的解釋,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
那該怎麼辦? 難道我們就真的無能為力了嗎? 其實是有的,阿德勒認為,一昧地追求過去的原因,並不解決問題。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舉個例子,不要從康納做錯事(結果)出發,而是以康納為何會打了霸凌自己的哈利(行為)作為出發點思考,可能就會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 受不了一直以來的霸凌
(2)想要引起他人注意
(3)宣洩自己的無力感
當然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根據本部電影描述,(3)的可能性相對較大。所以假設康納是「為了宣洩自己的無力感 (目的)」而去「打了哈利 (行為)」那康納為何要宣洩自己的無力感?
這樣一層層的推導下去,最終便會發現,原來是因為康納無法接受自己真實的想法,而非表面上單純的報復心態。但若由決定論推導,康納的原因可能就變成了最直接簡單的(1)選項。
我們都知道,現實並非都如此單純,相同行為背後並非都是相同原因。為何你會生氣? 可能是心情不好(一)、可能是對方說了句不重聽的話(二)、也可能只是為了要讓對方屈服(三)。
如果只是用過去的經驗判斷現在的情況,就可能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狀況。
你認為他是像之前一樣因為自己的話而生氣(二),但實際上他卻是因為心情不好(一)。那樣你不論在怎麼道歉也沒有用,因為原因根本不在於你。
所以與其這樣苦惱,不如轉換個想法先思考他生氣的「目的」,他可能只是希望你的一句安慰或有個可以抱怨的對象。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不只是康納,我們現實生活中也常常會因為「決定論」而難以改變。就以生氣這件事來繼續說明,假設今天你在一家咖啡廳喝咖啡,服務生不小心將手上的飲料打翻在你的衣服上,弄髒了這件你最愛的襯衫,你會有什麼反應? 肯定火大到不行,暴跳如雷的將這個不小心的服務生痛罵一頓,直到整間咖啡廳都充滿生氣的怒吼為止。
但回過頭來思考,難道真的需要生氣才能解決問題? 需要靠生氣這位服務生才會好聲好氣向你道歉嗎? 既然不是,那為何需要生氣?
因為你想「讓對方感受到這件衣服對你的重要 (目的)」而選擇以最「快速」的方式表達,生氣(行為)。
情緒並不是操控我們的媒介,相反的,而是一種為達到「目的」而使用的工具。如果我們能理解行動背後的目的,才能妥善運用自己的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利用。
但就算如此,卻仍還是有個障礙需要克服,那就是「自卑情結」。
《令人混淆的自卑情節》
自卑,相信是大多數人都會經歷到的情緒,往往是在與他人比較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感受。電影中的康納亦是如此,面對著有著健全家庭的其他同學,和雖然霸凌他但有許多朋友的哈利,讓康納產生了巨大的自卑感。
一方面相信母親的話,但實際上卻沒有接受的矛盾心理,更加深的讓康納認為自己就是個壞孩子,應該受到責罰。這樣的感受驅使他封閉起自己的內心,選擇避開現實躲進繪畫的世界,並開始討厭起這樣的自己。
相信許多人都與康納相同,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漸漸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差異,慢慢的開始有了競爭的心態,但最後使盡全力卻總是不如他人一半的好,殘酷的現實令我們不得不低下頭,不敢再奢望自己能變的更好,並將其轉化為自我厭惡的心態,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就算自己消失了也沒人會在意。
但真的是這樣嗎?自卑感的存在就只是為了證明人類彼此能力的高低落差?
阿德勒卻不這麼認為,相反的,他相信自卑感應該是種讓我們前進的「動力」,而非阻礙,因為我們所認知的自卑感其實並不是真的自卑,而是「自卑情結」。
舉個例子,今天老師發考卷了,我發現隔壁同學考了滿分,而我卻差點不及格。比較心態出現下,自卑感產生了,我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感受
(1)喔…他又考得比我好了,我這次這麼盡力卻還是考得這麼爛,看來我就是沒有天分,再怎麼努力都沒有用。
(2)喔…60分,隔壁的考了100分,既然別人做得到那我應該也做得到才對,說不定是我讀書方法錯誤了,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不難發現,上述兩者情況都是有比較後產生與他人差異的情況(自卑感產生),但最後的結論卻截然不同。
可能有朋友會這麼想,那只是一個情況比較樂觀、另一個比較悲觀而已,不能代表什麼。但阿德勒卻認為,自卑感其實就跟情緒一樣,是一種「工具」,樂不樂觀只看我們如何「主觀的解釋」。
在狀態(1)的自卑感中,看到隔壁同學考的好被老師、同學們稱讚,因此產生了我也想要跟他一樣的念頭,但卻忘了再行動前先思考我想考好的「目的」,導致花了許多時間苦讀,結果仍因在成績上輸給對方而感到失落,甚至放棄繼續努力。
狀態(2)中的情況乍看之下雖與(1)大同小異,但最終卻是以鼓勵的態度讓自己「面對」眼前的失敗,並不糾結於表面的輸贏,而是回到「為何會造成這種結果」的角度進行思考。
這和我在【社會議題】《為何教育需要改變?》(一):回歸教育的本質 中提到的「為何追求成績?」是同樣的道理,究竟追求成績是為了分數上的好看還是為了知識上的學習,兩者雖然都是追求成績,但從根本上來說卻是天差地遠。這也就是阿德勒認為所謂「自卑感」與「自卑情節」的差異。
真正的自卑感應該是藉由與他人比較後,了解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而決心追求理想狀態的動力。
然而我們平常所認知的自卑感,卻曲解了這樣的動力,反而將其當成了不前進的藉口,也就是自卑情結。將原本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強加入因果,讓自己接受這種說法,以達到不改變現狀的目的。
將能力不足當成考差的藉口,以達到不用努力讀書的目的;將服務生打翻飲料當作藉口,以達到生氣的目的。說到這裡,大家不難發現,就算是十分抽象的自卑感,我們也常被習慣性的決定論所影響。
但正如《怪物來敲門》中怪物所言
「你相信安慰的謊言,但心中也很清楚,謊言是為了逃避現實而存在。」
康納將紫杉樹怪物認定是前來幫助母親的藉口,達到了不用面對自己真實想法的目的。但最終仍因此受苦,不得不面對真正的現實。
「自卑感」也是如此,我們常常會因為受到挫折而想要逃避,因現實的殘酷而選擇封閉自己的內心。逃避痛苦是人的天性,我們的祖先正是因為懂得躲避危險,人類才得以存活至今。這是最純粹的想法,但絕不是用來安慰自己的藉口。我們仍須回到自卑感的源頭,回到最初的目的,去思考我們是否被自己所局限了、是否利用了自己的劣勢,來達到逃避責任的結局。
如此轉換?要怎麼知道自己感受到的自卑是真正的「自卑感」還是「自卑情節」?其實不難,只要先了解自己的這種自卑是與「他人」還是「自己」比較就好!阿德勒解釋,健全的自卑感應該是跟「理想化的自己」比較而不是他人。
簡單來說,就是設想「自己最好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假設我今天只考了60分,不該是因為別人考了滿分而感到難過,而是根據自己現階段的狀態與自己最好的狀態做比較。
今天我要是不粗心我能多得幾分? 在比平常多讀兩個小時會不會比較好? 上課專心一點是不是就能節省回家重讀的時間? 列出各種可能改進的方式並進行實驗,挑戰自己能不能藉由上述的方式讓成績進步。如果不行,再重新想想看有沒有另外的方式。
雖然感覺很麻煩,但只要養成了這種思考習慣,你就不會繼續陷在「問題(考差、衣服被弄髒、自己無能為力)」之中,而會盡自己目前所能的「方式(繼續努力、理性處理、展現自己的愛」來解決問題。
我們常常會陷於表面的問題中,而忽略了問題背後造成它的原因。為何康納會覺得外婆苛薄? 為何康納排斥其他人的關心卻對霸凌默不吭聲? 探究之後才發現,其實不完全是他人的問題,一大部分反而是康納本身的「自卑情節」造成了這樣的處境。
相對的,霸凌康納的哈利,其實也是自卑情節的受害者。所謂的「自傲」,追根究柢而言也是一種自卑。電影中的一個橋段中,哈利問康納「為何我每次轉頭都看見你在看我?」但真實的情況並不是康納在刻意的注視哈利,而是哈利自己一直轉頭注意他自認不瞭解的康納。
如電影中多次提到「人會害怕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
對哈利而言,整個學校他就是老大,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但對於就算欺負了也默不吭聲,甚至還用眼神對抗他的康納。哈利不由得產生莫名的恐懼,一直以來的優越感告訴他沒有人是他不了解的、沒有人可以反抗他、所有人都應該服從於自己,所以他選擇以霸凌的方式試圖讓康納折服。
所以反觀來說,「優越感」其實也就是變相的「自卑感」。自認為高人一等,所以無法接受他人與自己的不同;因為比較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選擇厭惡自己。正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反之亦然。
如果我們將所有關係都視為是「競爭」,那永遠都會有高低、永遠都在比較,看中的只有我比你厲害與否。考的比他人高便自認清高、考差了便自暴自棄,認為一切都是老師不公平、因為我粗心的緣故,沒有認清現實的情況下便很容易迷失在「自卑情節」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但不論你怎麼努力、怎麼追求,我們都無法成為另一個人。就算把一條魚扔到樹上,牠也不會變成松鼠;就算給了你所有史蒂芬‧賈伯斯當年的資源與頭腦,也未必能打造出如今日一樣的蘋果帝國。
要是一昧的追求所謂的「成功」,我們終將溺死在無盡的自卑中。
沒有人是完美的,終究會有你不擅長、不拿手的領域,那與其比較誰比較厲害(問題),為何不跳脫競爭、比較思維,將所有人當成自己的「夥伴」呢(方法)?
你不會的我幫你、我不會的你幫我。唯一需要追求的,只有理想中的自己,只要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就是進步!
沒有人是我們真正的敵人,唯有當自己這麼認定的時候,這才是「自卑感」真正的價值!
那麼今天的【電影學 學電影】就先到此告個段落了,下半部我將會接續本篇的目的論和自卑感,由《怪物來敲門》這部電影繼續延伸,告訴各位『如何改變』的真諦!
如果你喜歡上述的文章請在粉絲團按個讚,並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到,也可以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是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非常歡迎各位朋友交流和回饋喔!(但不歡迎論戰,感謝)
我是alekghost 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系列文章【深入解析+點評】《怪物來敲門》擁抱,才能真的說再見!(含三個故事分析與對鏡),【電影學 學電影】#2 〔個體心理學 X《怪物來敲門》〕下 (改變,創造更好的人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