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好 我是alek,

 

今年十月,曾指導過多部影史經典的大導演馬丁.史柯賽斯

在接受《帝國》雜誌訪談時談到他對漫威電影系列的觀點,

他認為漫威電影就像是個主題公園,雖然能帶給觀眾許多娛樂,

卻缺乏了電影(cinema)中對美學、情感與精神上的啟示。

1.jpg

他的這番言論不僅引發電影圈內外的熱烈討論,

甚至也有多位知名導演與演員接連出聲表達自己的立場,

然而,這場論戰所牽扯到的層面,卻早已超越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喜好或新舊觀點上的差異,更深沉的是對電影這項傳播介質的價值與意義。

2.jpg

若想要討論這個話題,我們不能只是討論孰對孰錯,

畢竟一邊是理論上的美學實踐、一邊是娛樂為主的大眾需求,

這是價值觀上的問題,端看你站在哪個立場看待這件事,

那這麼說的話,我們是否就無法進行討論了?

 

對漫威電影? 是的,

但對電影本身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不論是哪個類型或風格的創作,都會遇到一個相同的問題,觀眾

3.jpg

或許很難想像,但如今我們熟悉的這些娛樂,從前都只是少數人能擁有的體驗。

在人類擁有能將影像記錄並剪輯的技術前,

幾乎所有大眾娛樂都必須前往特定場所觀看實體演出。

 

人們需要抽出時間與金錢,脫離自己熟悉的環境,與一群可能都沒見過面的陌生人,

透過一群專業人士的表演,體會到不同的人生體驗,

所以與其說觀賞這類演出是為了娛樂,不如說是為了社交需求。

4.jpg

然而對連生活溫飽都有困難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哪有時間去享受這種娛樂?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項傳統,他就是英國詩人和劇作家莎士比亞

在他之前,大多戲劇都以上流社會生活或寓言為主,鮮少有貼近民眾生活的內容。

5.jpg

但莎士比亞的作品不同,雖然大多故事背景或角色還是中上流社會,

其內涵卻是在表達人在面對困境時的掙扎與人性的抉擇,

加上他獨特的戲劇結構和敘事手法,造就了觀賞戲劇不再只是上流人士的專利的改變,

也間接影響了接下來娛樂產業的發展。

 

時至今日,好萊塢電影大部分依然遵循著由當時確立的三幕劇結構,

並且也不乏看到許多電影都承襲著莎士比亞式的悲劇手法,

以悲劇來襯托出故事中人物的變化與哲理。

6.jpg

貼近觀眾是好事,畢竟一個媒體的出現當然就是要盡可能的增加自己的受眾,

不過這也衍伸出了一個從古至今都依然存在的問題,創作者與觀眾的差距

對創作者而言,創作的動機不一定是為了要滿足觀眾,而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闡述,

但對觀眾而言,我花時間跟金錢看你的作品,就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而不是來聽你說教的。

7.jpg

這樣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是衝突,

在網路或媒體還尚未普及時或許還相對不明顯,

但如今,人手一支手機,隨時都能上網的時代,人們的選擇已經多到甚至連自己喜歡的創作者有新作品都不知道,

創作者所需要考慮的,也不再像是從前專注創作就好,

還必須兼顧流行趨勢、市場定位、觀眾口味、品牌行銷等要素,

稍有不甚,就是血本無歸的下場,更精確地說,能回本的僅是少數中的少數,

能否創造話題影響趨勢,才是所有發行商最關注的問題。

8.jpg

也是這樣的改變,讓創作者越來越失去話語權,

因為與其讓你花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去做一件到頭來可能什麼都沒有的冒險,

不如看現在流行什麼,或觀眾喜歡什麼,再根據這些條件創作就好,

不僅省錢還可以降低風險,另外也不會惹得觀眾不愉快。

9.jpg

這對發行商或影音平台來說當然是十分正確的決定,

但這樣的發展只會讓作品越來越同質化還有公式化,

就像近年來的漫威電影與迪士尼真人化電影,

別誤會,我並不是說有條理、有計畫的推動一個系列是錯的,

畢竟漫威系列的成功是事實,它的確做到了過去無法想像的成就與影史地位。

10.jpg

但一個體系的日益龐大,也勢必伴隨著更多的限制,

當我們見識到薩諾斯的強大與英雄最終的勝利後,

心中雖然充滿感動,但我們也明白,這些所謂的危機其實並不危險,

因為英雄就算失敗,也不會輸給反派。

11.jpg

從去年艾方索.柯朗的《羅馬》到今年李安的《雙子殺手》,

再加上馬丁.史柯賽斯自己的《愛爾蘭人》,

這些曾經拍出叫好又叫座,甚至改變了整個電影生態的偉大導演,

卻成了現今系列電影潮流下的難民。

12.jpg

馬丁.史柯賽斯的一席話,固然有些保守與固執,卻也是最真切的創作者心聲,

因為縱使電影創造再多話題、票房再如何亮眼、影迷如何爭相追捧、

但要是之中沒有創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對角色的深入理解、對故事的熱情,

那麼一切都只是被設計好的劇情,受歡迎的並不是你辛苦創作後的結晶,

而是數據加上各種讓人興奮元素總和後的刺激。

13.jpg

當然,我們都需要一點刺激,我們也都想從電影的觀影體驗中放鬆心情,

但馬丁.史柯賽斯擔心的是,如果電影院總是充斥著這些以商業為前題的系列大作,

時間久了,觀眾自然也會無法分辨好壞的照單全收,

那麼電影也將完全淪為商人的商品,而非一種包含了創作者靈魂的藝術創作。

14.jpg

真的會變得如他所說的那樣嗎?

我不知道,沒有人知道,如今的世界變化的太快,

我們每天接收的資訊多到令人難以負荷,說要慢下來已經成了天方夜譚。

但站在一位既是觀眾又是創作者的角度,我很欣慰這番話引起了這麼大的效應,

讓大家開始思考,我們要的電影,究竟該是什麼樣子,又希望能從中獲得什麼東西。

15.jpg

過去,是因為選擇有限,加上環境過於封閉,我們難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現在觀眾卻陷入了一個更危險的處境,那就是失去自己的判斷力,

為了跟上話題而去追一部戲,或是看到平台的推薦就選擇跟風,

往往我們都忘了思考自己接收到的是好是壞,只是想都沒想的用來填補空閒時間。

 

這就像是在電影院一口接一口吃下的爆米花,很香很甜卻沒有任何營養,

如何把這些有營養的食材,藉由創意與熱情,打磨成一道精緻又不失營養的料理,

這才是電影創作者所肩負的使命。

但如今,除了一些影音平台,我們已經越來越難見到帶有這種使命創作出來的作品。

16.jpg

這並不是單一哪方的問題,只能說是時代演變下的一種必然,

電影之所以有趣,在於它既可以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能帶給我們對人生更深的感悟,

然而當電影不再探究人性隱藏於表象下的真相,只在乎如何包裝的讓人買單,

那我們能獲得的,也將只剩下空洞與虛無。

17.jpg

 

arrow
arrow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