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好 我是alek

 

電影就像一段人生的縮影,儘管短暫,

但藉由走入這些陌生人的世界,

我們也將從他們的生命片段中找尋自己的生命意義。

37.png

今天將接續前兩篇 中所提及對故事和角色的解析,

結合《英雄電影》、《厄夜變奏曲》、《意外》這三種截然不同的電影類型,

讓各位朋友更清楚該怎麼將先前的內容應用在電影當中,

並且分析故事在這三種不同類型故事中的表現方式。

 

 

《英雄:從外在到內心的戰鬥》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快速進步,電影產業也發生巨大的改變,

原本看似不可能實現的奇幻想像如今都可以藉由科技在大螢幕上重獲新生,

而其中最受益者莫過於英雄題材的故事,

 

然而隨著商業電影的蓬勃發展,這些英雄的故事也開始轉型,

從原本單純的正邪對抗延伸為探討英雄內心世界以及價值觀議題。

38.jpg

過去英雄的故事大多圍繞著典型的英雄主義,

將英雄與罪犯塑造成是完全對立的兩方,

英雄代表著絕對的正義、罪犯象徵著絕對的邪惡,

 

秉持著「正義必勝」的原則,

就算英雄在過程中受到罪犯的強烈抵抗或是陷入危機,

最後仍會以英雄獲得勝利、世界重新恢復和平的方式作為結局。

 

當然,這樣的劇情帶給了人們希望,

但回到現實世界中,我們都知道這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

好人有可能在做好事時犯下錯誤、壞人也可能是因為不得已而走上這條不歸路,

所以儘管這樣的故事大快人心,卻十分難讓人對角色和故事產生連結感。

39.jpg

與過去英雄相同的是,現今英雄的目標依然是打擊犯罪和執行正義,

不同之處在於英雄們漸漸體會到了正義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就算是為了打擊犯罪、拯救世界,也可能會在過程中對他人造成嚴重的傷害。

 

雖然風險難以避免,但正義並不能全然做為行動的藉口,

否則最後他人的犧牲也只會變成理所當然的代價而被忽略,

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行為負責,英雄也是如此,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不只是所有英雄的使命,更是他們所背負的責任。

40.jpg

也因此,英雄電影開始從單純「英雄/壞蛋」的外界—個人衝突,

轉向包含探討英雄內心的內在衝突,

觀眾看到了英雄原來也會有生活上的煩惱、也會有不順利的時候、

他們甚至會像我們一樣自我懷疑和自責。

突然間,這些英雄感覺不再如此遙不可及,甚至像極了我們身旁的某個人。

48.jpg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理想和現實所帶來的落差,

有人因此一蹶不振,無法克服打擊帶給自己的挫折;

有人則越挫越遠,就算知道可能再次失敗仍舊努力向前,

雖然這之間的差異我們難以定義或說明,

 

但從這些英雄身上我們看到,原來他們之處並不在於超乎常人的力量,

而是即便遭遇重大挫折與困難,仍不願向命運和邪惡屈服的堅強意志。

30.jpeg

這才是讓英雄故事歷久不衰的原因,

我們從這些英雄身上看到了人就算跌倒卻依然可以再站起來的希望、

看到了他們跨越自身的恐懼與阻礙,不只拯救了他人,

同時也讓自己成為了更好的英雄。

 

《厄夜變奏曲:當道德成為枷鎖》

隨著越來越多電影的類型出現,觀眾對電影的需求也日漸增加。

多變的場景和豐富的劇情幾乎已成了精采電影必備的指標,

但仍有一些電影跳脫了這樣的限制,以獨特的方式展現出其故事的魅力。

1(1).jpg

上映於2003年的《厄夜變奏曲》就是個很好的範例,

它擺脫一般電影對場景的限制,所有的演出皆在同一個佈景中完成,

甚至將除了必要的道具和人物外,其餘事務皆用粉筆線條的方式取代,

這樣宛如舞台劇的方式不僅十分考驗演員的演出技巧,

更讓觀眾將注意力得以集中在故事劇情上,

2.jpg

葛瑞絲出身於黑幫世家,因為看不慣父親殘暴的做事方式選擇逃家,

在逃亡路上意外來到了一個偏僻小鎮「狗鎮」,

一開始鎮民熱心的接待了她,

葛瑞絲也希望在這個純樸的小鎮找到自己的安身之處,

但沒想到一系列突然其來的意外卻讓彼此間的關係產生惡化,甚至展現出了人性最深沉的傲慢。

43.jpg

從小受到優良教育的葛瑞絲有著強烈道德意識,

看到黑幫父親殺戮的行為讓她下定決心要以自己的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這樣的「價值取向」與上述英雄們想讓世界和平的想法十分相似。

 

但矛盾之處在於葛瑞絲並沒有體會或思考如何將這些道德標準實踐在生活上的方法,

而只是一昧的想讓自己與他人變成標準下的模樣,

雖然現狀很快便讓她察覺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葛瑞絲卻將其認定為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人可以達到自己的道德標準,

於是自己就應該對他人憐憫,甚至忽略了他人的錯誤。

這樣的心態其實就很像是我們常見「只有我才懂、也只有我才有能力解決的想法,

表面上是憐憫,實則是將自己與他人區分的一種傲慢。

葛瑞絲所缺少的正是我在第一章 中所介紹過的「緣由」

她並沒有考慮狗鎮或他人的心理或現實因素,

只是認為人就應該遵循「道理」而生、自己就應該原諒這些自認善良的鎮民,

卻忽略了這些道理應該要建立在「平等」之上,

 

沒有人有資格責備對方,也沒有人做錯事就該被毫無理由的原諒,

真正的平等不在於表面上和諧,而是「尊重」

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並接受他人與自己的差異,

然而最終葛瑞絲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

而是將狗鎮的犧牲曲解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是的,狗鎮鎮民的行為的確天理不容,葛瑞絲也確實有權力復仇,

但若將這樣殺戮的行為解釋成行善,那豈不就像是英雄電影中的壞蛋因為自己的道理而濫殺無辜嗎?

葛瑞絲想讓世界、讓狗鎮變的更美好的心並沒有錯,

但她沒有考慮清楚的是,懲罰的目的並不只是讓他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更重要的是「改變」

唯有讓他人真正清楚自己的錯誤並改正行為,懲罰才有意義。

諷刺的是,葛瑞絲卻連讓狗鎮居民改變的最後機會都剝奪了…

或許才是人性中最大的傲慢吧!

 

《意外:面對傷痛的勇氣》

每個人都希望人生像童話故事般一帆風順,

但現實中的種種意外卻總是來的讓人措手不及,

有時它帶來驚喜,讓我們感嘆命運的奇妙與美好,

但大多時意外帶來的卻反而是沉痛的打擊與悲傷,

 

該如何面對生命中這些出乎意料的轉折?

是每個人都須需要學習的生命課題。

上映於2018年的《意外》正是藉由一起姦殺兇案所衍伸的衝突,

探討這樣深刻的人生課題,

不僅道出了在美國社會底層對於種族、外表與性別依然充滿歧視的現狀,

也透過劇中的多層次反轉令原本單純的劇情更加撲朔迷離,

而其中最精妙之處莫過於在憤怒與仇恨表面背後,

藏於每個人內心最深沉的情感糾葛。

蜜兒芮德的女兒在七個月前的回家路上慘遭姦殺,

但至今警方卻依然沒有關於嫌犯的任何進展,

為了替女兒伸張正義,她下定決心租下了位於小鎮股路旁的三塊廣告看板,

想用自己的方式讓警方得知她的訴求和為女兒出一口氣。

蜜兒芮德強悍的個性和做事風格,

一開始會讓人覺得她是個有些自我中心且強人所難的人,

但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才漸漸了解原來這個不輸給男人的母親內心也有軟弱的一面,蜜兒芮德並不是單純想給警察找碴租下廣告招牌,

而是因為內心對女兒意外死亡的自責與無奈才這麼做,

 

所以即使她對不在乎警長威洛比病情的行為惹怒了其他居民,

甚至來店裡找麻煩和牙醫的惡意拔牙,她都依然一無反顧的與之對抗到底,

對她而言這三面廣告招牌不僅是對社會不公的控訴,

更是自己唯一能與女兒道別的方式。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不僅是身為主角的蜜兒芮德有著出乎意料的多面性,

這部電影中的另外兩個重要角色警長威洛比和警察狄克森也都有著隱藏在表象下的另一面。

身為警長的威洛比雖然平時看似粗魯,實際上卻是個正直善良的好人,

他一方面理解蜜兒芮德失去女兒的感受,另一方面卻也必須擺出警長的架子,

兩人表面上看似加害者被害者的關係,

事實上,沒有人比他還了解蜜兒芮德的苦,也沒有人比她還懂威洛比的無奈,

只是迫於身分上的問題,他們不得不維持這樣的平衡,

但威洛比不幸罹患的癌症卻讓這短暫的平衡畫下句點,

為了不受病魔的折磨,他選擇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

卻也因此教會了蜜兒芮德和狄克森,這兩個在生命中迷失的人重要的一課。

 

再看完威洛比留給自己的信後,

狄克森終於了解原來他可以不用是那個別人眼中充滿種族歧視的混蛋,

而也可以為內心深處的正義付出行動,

蜜兒芮德也在衝動燒毀警局後,

意識到了自己為了情緒宣洩所做出的行為究竟會對他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人生中突如其來的考驗與挫折總是讓人感到徬徨與無助,

想逃離這痛苦的一切卻始終跳脫不出那些難以控制的情緒,

甚至會讓我們轉而將其發洩在他人身上。

「憤怒只會招致更多的憤怒」

蜜兒芮德因為憤怒燒毀警局;狄克森因為憤怒毆打廣告商,

結果不僅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反而造成了無止盡的惡性循環,

 

警長威洛比有權力阻止蜜而芮德的毀謗;

廣告商威畢也有資格將自己所受的傷回敬給狄克森,

但最後卻都選擇以原諒代替仇恨,不是因為他們害怕,而是因為了解

「自己就算在怎麼痛苦,都不能成為傷害他人的理由」

在面對突然其來的挫折時,悲傷和憤怒都是人之常情,

要放下仇恨與憤怒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正如威洛比所言,仇恨不能解決任何事,但愛卻可以讓人冷靜,

重點不是你怎麼做出反應,而是用什麼心態去面對。

 

《電影背後的故事意義》

衝突即是生命的本質,

儘管規模有大有小、源自外在抑或自身,

最後都將在我們選擇如何面對這些挑戰時展現真實的自我,

55.jpg

英雄與凡人的差異在於面對挫折和打擊時仍勇於承受的勇氣;

相信人性本善的葛瑞絲最後卻放棄自身信仰,選擇以殺戮代替救贖;

在人生中不停受傷的蜜兒芮德與狄克森,從他人生命見證了愛與原諒的力量,

三種電影,三段故事,三樣截然不同的人生,

唯一共同的是,它們帶給觀眾不僅是感官上的滿足,

更多的是對這樣短暫人生的不同深度和角度的探究。

 

難以斷言怎樣的選擇才是所謂的正確,

畢竟我們都可能在人生某個瞬間改變原本的立場,

也都難以避免地會成為他人眼中的好人與壞人。

或許你會認為這樣沒有給出任何答案的故事毫無意義,

就像首剛進入副歌就戛然而止的歌曲一樣令人心癢難耐,

但正如我在前一章 中所述,

人生意義源自於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與經驗的累積,

沒有人會完全相同,也沒有人該是如此,

 

而故事中所闡述的人生意義也僅存於作者本身對生命真相的體悟,

並不完全適用於每個在座的你和我,

所以與其一直膠著於得到答案,不妨改變個想法,

試著將『從當中尋找答案』轉換成『啟發自己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吧!

就像是原本令你感到害怕的人,

卻在相處過後發現對方意外的好相處一樣,

當看待事物的角度改變時,我們自然也會對同樣的事物產生不同的感受,

事物本就沒有絕對的模樣,只是我們以自身的感受對其加以註解而已,

 

而電影之所以會如此引人入勝,甚至成為幾乎全人類都可共通的藝術類型,

就在於我們從電影中獲取的不只是生活上的抒發,

更多的是看待生命轉折的不同觀點。

或許電影在近代因為太過普遍已逐漸流於單純的娛樂用途,

但在我們認為電影只是於娛樂的同時,卻也忘了何謂娛樂的本質,

試著想一下,你在什麼時候會想去電影院看場電影呢?

是不是通常都是在一天工作或學習結束,感到疲憊想放鬆的時候?

但有趣的是,若由看電影這個行為思考,

卻會發現它和放鬆幾乎沒有半點關聯,

 

想像一下,你身處於一個幾乎沒有任何光線的大房間裡,

全神貫注地盯著一個不停跳動畫面的螢幕,

身邊坐滿了你完全不認識、連長相都看不清楚的陌生人,

長達兩個小時的過程甚至還要強迫自己忍住想上廁所的生理反應,

只為了不要錯過任何一秒鐘!

這怎麼會是件輕鬆的事?

但神奇的是,我們卻會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獲得放鬆的感覺,

這並不是錯覺,而是因為除了身體上的疲勞外,我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匱乏,

只是大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心靈對生活的重要。

 

在這個幾乎天天都有新電影推出的現今,

不乏會有精彩的作品,但也不得不承認除此之外大多數都是糟糕和普通之作,

到最後甚至只剩下諸多「角色演的還不錯…」、「攝影還算精彩…」等空洞的評論,

好掩蓋和沖淡我們自身的失落感。

真正的娛樂不該如此,

娛樂應該是一段能讓心智與情感都能獲得最大滿足的過程,

我們從電影當中體驗故事本身的意義,在這過程中產生對生活的體悟,

喚起了強烈甚至是痛苦的情感,這些情感也隨著故事的逐漸深入帶來滿足。

虛偽的故事就像是個外表光鮮內在卻空洞的人,

一開始可能讓你感到新鮮,卻會隨著時間而逐漸令人感到乏味與厭倦,

真實的故事帶給觀眾的是長久且持續的感動,

雖然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它帶給我們的感官體驗,

但不可否認的都將對我們生命產生某種程度的啟發。

 

這麼說當然不是要求所有觀眾,

都必須要像鑽研學術般嚴肅的來看待電影,

但就像我在 中所提到的概念,

當我們都忘了深度思考的意義,只以表面上所感知的一切來判斷事物時,

平庸與墮落終將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蕩然無存。

創作者應該時刻將探究生命的真相視為己任,

致力尋找那些被忽略表象下的真實,並將其轉換成故事的形式傳遞給觀眾,

而觀眾也不該只是單純感官體驗的接收者,

也應該成為一名把關者,拒絕一切只注重表面效果卻粗枝濫造的作品,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

找尋真正具有價值的生命意義!

 

那麼今天的【電影學 學電影】就先到此告個段落啦!

本來預計只有要做上下兩部分的這次依然被我拖到了三篇才完結,

真的很感謝所有能看到這裡的朋友,

也期待能藉由這幾篇文章讓各位朋友了解電影及故事的意義,

並將在其中的學習帶到生活中。

 

之後我也會將電影結合更多有趣的內容作延伸的主題,

再次請各位朋友們多多指教囉!

 

我是alekghost 我們下次再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kghost 臥淵 的頭像
    alekghost 臥淵

    電影學電影 MOVIE X LEARN

    alekghost 臥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